桑植白族游神,起源于白族迁始祖来桑艰苦创业的祭祀活动。公元1261年,忽必烈遣散兀良合台招募的“寸白军”,在军中服役的谷均万等人溯长江、游洞庭、漫津澧、步慈阳来到麦地坪、马合口一带落脚定居,从此随着一场重大军事行动的终结,湖南终于有了白族。为了纪念祖先,教育后裔不忘祖德,白族人们创造了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民族文化活动--游神。
桑植白族信仰本主。他们认为,本主一方面具有神性,能力超凡,另一方面具有人性,本主就是由民族的祖先、英雄或者民间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演变过来的,祖先就是保护神。于是白族村村寨寨都设有本主(祖先)像。马合口设谷均万、刘猛像,芙蓉桥设王朋凯、高氏婆婆像,洪家关设陈吉、陈亮像,麦地坪设钟迁一、潘大公像等。特别是在旧社会,人们遇到什么为难事或大灾大难,都要到本主像前求助庇护,请求祖先保佑。本主在白族有极为广泛的影响,因此,白族人选择庙会、圩场、节日等时机游神。
历史发展
桑植白族游神,大约开始在宋末元初时期。那时游神,程序简单,内容单薄,参加人员少。游神时仅抬着本主像,在各村寨出巡。到了元末明初,从湖北等省的其他族人为躲战争,纷纷来到桑植外半县一带休养生息,白族人聚居地人口大量增加。乡土文化活跃,为进一步提高民族威望,白族人逐渐完善游神程序,建立一套内容丰富颇具白族特色的游神体系。
仪式流程
桑植白族游神,一是“游神”。即组成浩浩荡荡的游神队伍,先为仪仗队抬神像。仪仗队中有举万民伞的、扛彩旗的,举白族各姓氏堂号的。中间为三元老司与会首(族长)护神轿,三元老司执海螺、三宝铃等器具先到祠堂请出本主,唱《拜祖词》:“一拜祖先行路远,二拜祖先劳百端,三拜祖先创业苦,四拜祖先荣耀显……”每到宽阔地带,会首一声喊:“跳仗鼓!”仗鼓艺人们围成一团,先唱《白族儿女跳起来》山歌:“东边一座祥云起,西边一座紫云开,祥云起,紫云开,白族儿女跳起来!”按着仗鼓舞、围鼓、唢呐、横笛、长号纷纷表演。非常热闹。二为娱神,即将本主神像抬到各家各户门前,象征祖先永远不忘他的衣裔,白族各家各户必燃放鞭炮迎接,给表演者和抬像人员烧茶弄饭。三为赛神,即将本主神像停放在岩塔里,人们尽情地唱、跳、舞、喊着。抒发自己高涨情绪,唱到跳到精彩处,一声哦嗬,跃进队伍中,拿着羊叉把、饭篓、烟杆、火钳等,踩着打击乐,使劲跳、使劲舞、使劲笑,享受着游神风俗带来的欢乐和喜悦。
传承人物
桑植白族游神有着它不可缺少的传承体系。一个地方有一个代表性民间传承人。麦地坪一带传承人叫钟阳生,5岁开始跟父亲学游神,能演唱《请神》、《游神》、《安神》等游神词,从1984年建立白族乡开始,他年年坚持组织大规模游神活动,被称为桑植白族钟姓游神传承人。马合口已故的民间艺人谷晁庆,5岁从父学艺,他雕的本主像,高大威武,栩栩如生,是外半县一带有名的三元教老司。“仗鼓舞大师”钟会龙,今年76岁,平时以杀猪为业,可他游神时一点不含糊,特别是他领跳仗鼓舞,步伐灵活、动作敏捷,能跳高难度的“四十八花枪”等武术动作,将仗鼓舞当成枪使唤,足见他的功夫。老屠夫钟为云,打围鼓是一绝,他打的《游神曲》高亢激昂、充满激情。还有芙蓉桥王安平,走马坪的黎连城等都是晓有名气的游神传承人。
发展现状
桑植白族游神作为一种古老的白族民俗文化活动,他衔渊源,蕴历史,挽沿革,经衍变,历沧桑,根基弥壮。但由于受外来文化,经济人才和文革极左思潮影响,白族人们精神信仰还在发生改变,人们对原始祭祀活动的淡视及冷漠等影响,桑植白族游神已处在一个自生自灭的濒危状况